滚篮球犯规吗为什么不犯规了呢_篮球滚球犯规吗
时间:2025-05-03 10:11:55朋友们好,今天的内容会帮助大家掌握滚篮球犯规吗为什么不犯规了呢的基本知识,并且学习篮球滚球犯规吗的最佳实践。
本文目录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的喜爱。在篮球场上,犯规行为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滚篮球这一行为,在篮球规则中是否属于犯规呢?为什么在比赛中,球员们不再将滚篮球视为犯规行为呢?本文将从规则解读、实际案例、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滚篮球犯规吗?
1. 规则解读
根据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制定的篮球比赛规则,滚篮球属于合法行为。规则中明确规定:“当球在场上被控制时,球员可以用手、臂、肩、胸、背、腿、脚等部位触球,但不得将球滚出场地。”
2. 实际案例
在实际比赛中,滚篮球的行为屡见不鲜。如NBA球星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等均曾在比赛中运用滚篮球技巧。这些球员在滚篮球时,并未受到犯规判罚,反而为球队赢得了宝贵的进攻机会。
二、为什么不再将滚篮球视为犯规?
1. 规则演变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规则也在不断演变。滚篮球这一行为,在早期篮球比赛中并未受到重视。随着比赛节奏的加快,球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滚篮球逐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篮球规则对滚篮球行为进行了调整,使其成为合法行为。
2. 心理因素
滚篮球作为一种进攻手段,可以给球员带来心理上的优势。当球员在比赛中运用滚篮球技巧时,不仅可以迷惑对手,还能为自己赢得进攻机会。因此,球员们逐渐将滚篮球视为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不再将其视为犯规行为。
3. 技术进步
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和科技的发展,球员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滚篮球这一技巧在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球员们熟练掌握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因此,滚篮球不再被视为犯规行为。
4. 观众喜好
观众对篮球比赛的观赏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滚篮球作为一种新颖的技巧,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球员们在比赛中更加愿意尝试滚篮球,以吸引观众的关注。
滚篮球在篮球规则中属于合法行为,但在实际比赛中,球员们不再将其视为犯规行为。这一现象源于规则演变、心理因素、技术进步和观众喜好等多方面原因。滚篮球作为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在篮球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未来,滚篮球这一技巧将继续在篮球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犯规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犯规如下:
1、个人犯规:
球员与对方队员的非法身体接触以及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2、打手犯规:
篮球运动员在运球或三步上篮、投篮时防守人员打手,这样就会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规。打手犯规、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出手投篮、上篮的打手犯规;在对手跳起投篮最后一刻,防守球员轻轻的在投篮球员的手腕、小臂等器官上点一下,破坏他的投篮节奏与感觉,干扰投篮者的动作等,这也算打手犯规。
3、技术犯规:
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篮球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4、阻挡犯规:
篮球比赛中,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是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5、投篮犯规:
防守犯规发生在进攻球员进入投篮动作中。在进攻球员收球之后,防守球员抓住对方的右臂。
在进攻方”准备收球"攻击篮框,亦即已经明显有攻篮企图的时候,被防守方拉手或打手,都称之”投篮犯规",要执行罚球;此时,依出手动作位置执行球进加罚一次、罚球二次、罚球三次等。所谓”攻篮企图”是指,准备收球、裁判响哨,持球者还继续要”完成攻篮动作。
6、撞人犯规:
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
7、恶意犯规:
恶意犯规的目的是用来保护职业球员不受身体上的伤害。主要是对一些没有必要却又可能对被犯规者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
8、无球犯规:
篮球比赛中,在球成活球后,在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时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
9、驱逐出场:
球员发生严重犯规,裁判员依规则命令他退出比赛,并且离开比赛场地,不可以担任其他任务。
10、争球:
比赛过程中两队的队员对球的争夺,继而获得球权以达到得分、传球等目的。
11、两次运球:
运动员运球后双手触球,此时再次运球就算二次运球违例。
进攻侵人犯规:
1、防守球员先站好位置,并保有垂直圆柱体,而进攻者仍试图冲撞;这一种的身体接触,称进攻犯规。
2、进攻者在投篮或上篮时,故意用非持球的手架开防守者称进攻犯规。
3、在禁区篮底下,进攻球员用屁股或肩膀去顶开已占好位置的防守者,甚至,用非持球手推开防守者,以上皆称进攻犯规。
4、进攻球员持球切入时,先用手肘、手臂推开防守球员,这也算进攻犯规的一种。
5、虽是进攻方,但是在争抢球时,为了保护球或争抢到球,进而挥肘顶开对手,也称进攻犯规。
篮球怎么样算犯规怎么防守不会犯规
第34条侵人犯规
34.1定义
侵人犯规是:无论在活球或死球的情况下,攻守双方队员发性的身体接触的犯规。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脚或将其身体弯曲成“不正确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去拉、阻挡、推、撞、绊对方队员,或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也不得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去这样做。
34.2罚则
应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
34.2.1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由非犯规的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犯规的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则应运用第41条(全队犯规:处罚)的规定。
34.2.2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应按下列所述判给投篮队员若干罚球:
·如果投篮成功,应计得分并判给1次追加的罚球。
·如果从2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2次罚球。
·如果从3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3次罚球。
·在结束一节的比赛计时钟信号时或恰好响之前,或当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或恰好响之前,队员被犯规了,此时球仍在该队员的手中,并且投篮成功,不应计得分,应判给2或3次罚球。
第35条双方犯规
35.1定义
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的情况。
35.2罚则
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比赛应按下列所述重新开始:
在发生双方犯规的大约同一时间,如果:
·投篮得分,或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得分,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的任何地点掷球入界。
·某队已控制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
·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发生。[1]
第36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1定义
36.1.1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接触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1.2在整场的比赛中裁判员必须对违反体育道德犯规解释一致并只判定其所作所为。
36.1.3判断犯规是否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裁判员应运用如下原则:
·如果一名队员不努力去抢球并发生接触,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一名队员在努力抢球中造成过分的接触(严重犯规),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防守队员试图阻止一次快攻,从对方队员向后或侧面与其发生身体接触,并且在进攻队员和对方球篮之间没有防守队员,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一名队员正做合法的努力去抢球(正常的争抢)发生了犯规,这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2罚则
36.2.1应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2.2应判给被犯规队员执行罚球,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一节。
应按下述原则判给若干罚球: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如果中篮应计得分并加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并且球未中篮,:2次或3次罚球。
36.2.3当队员被2登记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时,他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6.2.4如果队员在36.2.3情况下被取消比赛资格,应只处罚违反体育道德的罚则,不追加取消比赛资格的罚则。
第37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1定义
37.1.1队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或随队人员的任何恶劣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1.2已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教练员应由登记在记录表上的助理教练员接替。如果记录表上没有登记助理教练员,应由队长(CAP)接替。
37.2罚则
37.2.1应给犯规者登记一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2.2每当犯规者依据这些规则各个条款被取消比赛资格,他应去该队的休息室,并在比赛期间留在那里,或者,他也可以选择离开体育馆。
37.2.3罚球应判给:
·(如果是一起非身体接触犯规):由对方教练员指定任一本队队员;
·(如果是一起身体接触犯规):被犯规的队员。
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1节。
37.2.4罚球的次数应按如下规定: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如果中篮应计得分并加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并且球未中篮:2或3次罚球。
第38条技术犯规
38.1行为规定
38.1.1比赛的正当行为要求双方球队的成员(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出局的队员和随队人员)与裁判员、记录台人员以及技术代表(如到场)有完美和真诚的合作。
38.1.2每支球队应尽最大的努力去获得胜利,但胜利的取得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公正竞赛的要求。
38.1.3任何故意的或再三的不合作,或不遵守本规则的精神,应被认为是一次技术犯规。
38.1.4裁判员可以通过警告或甚至宽容那明显是无意的,并不直接影响比赛的、轻微的违犯来预防技术犯规的发生,除非在警告后重复出现同样的违犯。
38.1.5如果在球成活球后发现了一次违犯,比赛应停止并登记一起技术犯规。应将技术犯规同发生在被登记的时候一样来执行罚则。在违犯与比赛停止之间的间隔内无论发生了什么应有效。
38.2暴力行为
38.2.1比赛中可能发生与体育道德精神和公正竞赛相违背的暴力行为。裁判员应立即制止,如有必要,通过负责维持公共秩序的保安人员来制止。
38.2.2无论何时在队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或随队人员之间,在比赛场上或其附近发生暴力行为,裁判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制止他们。
38.2.3任一上述的人员公然地挑衅对方队员或裁判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裁判员必须将此事件报告给竞赛的组织部门。
38.2.4保安人员可以进入比赛场地,只要裁判员要求这样做。然而,如果带有明显采用暴力行为意图的观众进入球场,保安人员必须立即干预以保护球队和裁判员。
38.2.5所有其它区域,包括入口、出口、过道、休息室等,由竞赛组织部门和负责维持公共秩序的保安人员管辖。
38.2.6裁判员绝不允许队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的能导致比赛器材损坏的行为出现。
当裁判员观察到这类行为时,应立即给违犯队的教练员一次警告。
如果重复该行为,应立即宣判有关的违犯者一次技术犯规。
38.3定义
38.3.1技术犯规是没有身体接触的犯规,行为种类包括但不限于:
·无视裁判员的警告。
·无礼地碰触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球队席人员。
·与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对方队员交流中没有礼貌。
·使用很可能冒犯或煽动观众的语言和举动。
·戏弄对方队员或在他的眼睛附近摇动妨碍其视觉。
·过分挥肘
·在球穿过球篮之后故意地触及球或阻碍迅速地执行掷球入界以延误比赛。
·跌倒以伪造一次犯规。
·悬吊在篮圈上,致使队员的重量由篮圈支撑,除非扣篮后,队员瞬间地抓住篮圈,或者,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他正式图防止自己受伤或使另一名队员受伤。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防守队员干涉得分,应判给进攻队得1分,随后执行登记在该防守队员名下的技术犯规罚则。
38.3.2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是与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交流中没有礼貌或触碰他们的犯规;或是一次程序上的或管理性质的违犯。
38.3.3当出现下述情况时教练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由于自身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结果而被登记了2次技术犯规(“C”)时。
·由于球队席人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或随队人员)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而被登记了3次技术犯规(三次全部登记为“B”或者其中一次是“C”)。
38.3.4如果教练员在38.3.3情况下被取消比赛资格,应只处罚技术犯规的罚则,不取消比赛资格的罚则。
38.4罚则
38.4.1如果:
·判罚队员技术犯规,应作为队员犯规登记在该队员名下,并计入全队犯规中。
·判罚教练员(“C”)、助理教练员(“B”)、替补队员(“B”)、出局的队员(“B”)或随队人员(“B”),应登记在教练员名下,并不计入全队犯规次数中。
38.4.2应判给对方队员2次罚球,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1节。
第39条打架
39.1定义
打架是两名或多名互为对方队的人员(队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之间的肢体冲突。
本条款仅适用于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离开球队席区域界限的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
39.2规定
39.2.1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离开球队席区域或界限的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或随队人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2.2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为了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只允许教练员和/或助理教练员离开球队席区域,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在这种情况中,他不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2.3如果教练员和/或助理教练员离开球队席区域,并不协助或试图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他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3罚则
39.3.1不论由于离开球队席区域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教练员、替补队员、出局的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数量有多少,应给教练员登记一次单一的技术犯规(“B”)。
39.3.2如果双方球队的成员在本条规定下被取消比赛资格并且没有其它的犯规罚则,比赛应按下面所述重新开始:
由于打架而停止比赛,大约在同一时间,如果:
·投篮得分,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的任何地点掷球入界。
·某队已控制了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线掷球入界。
·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发生。
39.3.3所有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应按照B.8.3款所描述的记录并不作为全队犯规次数中。
39.3.4所有涉及在场上打架的队员或在打架之前发生的任何情况的可能存在的犯规罚则,应按第42条(特殊情况)处理。
身后盖帽当年的确有这个规定是犯规的,就是不允许后盖,但是现在的规则中已经取消了这个条款了
1.对方上篮顶他胸部这个算犯规,严重点可以判技术犯规,因为这个动作带有侵害性质。
2.运球时对方打到手肘以下到手掌部位时可以判罚犯规。
3.对方上篮时判撞人还是阻挡不是取决于是否举手,而是看是否在对方做出上篮企图时的落位先后,对方开始做动作后,在他的上篮路线上,早于他判断出对方要上篮了,然后提早落位了就是对方撞人,但是对方开始跑起来以后,在移动过去的话就是阻挡。
4.投篮时对方只要接触到身体就可以判罚犯规,NBA不是出手后判犯规,而是投篮的人骗对方犯规后在出手,这样还能拼一下是否能进一个
篮球所有犯规动作图解
篮球所有犯规动作:
1、打手
进攻队员持球进攻,在出现投篮动作时防守队员碰到对方的手臂或者手;进攻队员运球或者持球过程中防守队员抄球时先碰到对方的手,这2点视为打手犯规。
2、技术犯规
队员在场上辱骂对方和裁判,比如大动作拉扯场上队员,大吼大叫语言威胁恐吓,甚至打人这种视为技术犯规要取消比赛资格的。
3、阻挡和带球撞人
进攻队员运球3步上篮动作中,防守队员运动过来挡住对方的路线导致动作终止视为阻挡犯规,反之如果防守队员事先站好位置本身没有运动,没有伸手,进攻队员撞上防守队员视为带球撞人。
4、拉人犯规
拉人犯规比较好理解,不管是攻防,只要你有出现明显的拉扯对方的动作,都是拉人犯规,这个动作一般出现在防守方没有防住进攻队员不得已或者潜意识的后面拉扯动作。
扩展资料:
有球犯规:
1、防守者在持球进攻者的进攻路线上,并在进攻者与自己产生明显身体接触前,已经占据合法防守位置,且以躯干接触,防守者可以横移,后撤,一脚或者双脚跳起,但不能向进攻球员前移。面对持球进攻球员不考虑时间和距离因素,如果面对无球球员,需要考虑时间和距离因素。
2、在进攻中,进攻者使用肘部、肩部、膝部等身体坚硬的部位对防守者进行有意的明显侵犯,即便防守者没有上述1的情况,进攻者也被判进攻犯规。
无球犯规:
1、进攻方在进行掩护挡拆战术时,掩护者对防守者做出明显的推揉,或在掩护时脚步进行了明显移动,则被判做无球掩护犯规,是一种无球进攻犯规。
2、进攻方无球球员在落位时对对方球员进行非法的身体接触,也会被判做进攻犯规,如挤位时的推揉。
本次话题到这里告一段落,希望对滚篮球犯规吗为什么不犯规了呢的分析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欢迎一起探讨篮球滚球犯规吗的不同观点。
上一篇:液氧的相关介绍 下一篇: